基层工作经历的“基层”指的是什么?

苏顿公考
2025-01-02

和国家一直在倡导为基层减负,领导干部在升迁任用时基层工作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那这里指的基层是什么呢?苏顿公考通过分析发现基层在这两个语境下是不同的意思。


一、基层政府机关


涵盖乡镇、街道办事处层级的政府机构。这些地方是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承担着诸如民生保障、社会治安维护、环境卫生治理等纷繁复杂的事务。从农业补贴的发放到邻里纠纷的调解,从乡村道路的修缮规划到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事无巨细,都在其职责范围内。它们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也是基层减负的重点关注对象,长期以来面临着人员编制有限、任务繁重、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亟需减负以提升治理效能。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主要包括村(居)委会。村(居)委会虽不属于政府机关,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负责村民自治事务、社区公共服务、协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像组织村民进行选举、推动文明乡村建设、收集并反馈居民诉求等。在实际工作中,它们常常要应对上级政府多个部门的任务指派,承担着大量的行政性事务,导致其自治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也是基层减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减负旨在让其回归自治本位,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基层事业单位


例如乡镇卫生院、基层学校、文化站等。这些单位扎根基层,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公共服务。乡镇卫生院要承担基本医疗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基层学校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却要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的压力;文化站则肩负着传承乡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任。它们在推动基层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面临着各种负担,减负能使其更专注于服务的优化与提升,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基层工作经历的“基层”指的是什么?


基层减负中的“基层” 所涵盖的这些领域,相互关联、协同运作,共同构成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的整体架构。明确其范围,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负措施,将基层工作人员从过度的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活力与效率,夯实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推动基层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