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美丽中国建设作为面试热词,苏顿公考为大家梳理面试可能会用到的相关知识点。
“美丽中国建设”这一热词涵盖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多个维度的内容。其核心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它意味着蓝天白云常在、绿水青山长流。这包括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让人们能够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推进水污染治理,保障水资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守护大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京津冀地区通过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关停并转大批高污染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它促使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升级,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减少了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污染,还带动了电池技术、智能网联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模式也蓬勃兴起,如云南大理通过保护洱海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等旅游项目,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美丽中国建设有助于提升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活质量。它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如垃圾分类的普及、绿色出行理念的推广等。而且,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公众健康,减少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苏顿公考的分享对你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