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

苏顿公考
2024-11-22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经常会作为江苏省考行测中常识部分的考察内容,特别是时间线的排序,苏顿公考为大家梳理出了全面的发展历程,一起来看看吧!


一、起步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 - 60 年代)


1)机构成立与人才组建:1956 年,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 3 月 14 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火箭、导弹事业,并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随后,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量的技术专家、党政干部和高校毕业生,逐步组建起了航天科研队伍.


2)技术探索与试验1960 年 2 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T-7M” 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 8 千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1960 年,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二、初步发展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 - 80 年代)


人造卫星发射:1970 年 4 月 24 日,“长征一号”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世界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返回式卫星技术突破:1975 年 11 月 26 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运行 3 天后,回收舱成功返回地面,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一箭多星技术实现:1981 年 9 月 20 日,中国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同时将三颗卫星送入轨道,成为世界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4 年 4 月 8 日,中国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将 “东方红二号” 试验通信卫星送入赤道上空静止轨道运行,由此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和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


更多内容见苏顿公考下期分享。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