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效监督和制约“一把手”的权力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备考江苏公考的考生而言,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要点,既能体现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也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苏顿公考将从制度、透明、问责三个维度展开说明,助力考生系统掌握权力监督制约的关键实施路径。
制度约束是权力监督的基础。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明确“一把手”的权力边界与责任清单,例如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干部任免、项目安排等领域的具体权限;建立权力运行流程图,将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纳入规范化轨道,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追责,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例如,通过制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明确必须经集体讨论的具体标准与程序。
透明化是权力监督的关键。需建立“全程留痕、可追溯”的权力运行机制:推行决策过程公开,通过政府网站、公示栏等渠道向社会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的依据、过程与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一把手”履职情况进行独立评价,形成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合力。例如,江苏部分地区已试行“一把手”述责述廉网络直播,接受网民实时提问与评议。

问责是权力监督的保障。需构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责任体系: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审计部门的联动监督机制,对“一把手”开展常态化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权力滥用问题;实行“一案双查”制度,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相关领导的责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区分失误与违纪、为公与为私的界限,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例如,对在疫情防控中因执行政策过严被举报的“一把手”,经核查属于担当作为的,予以澄清正名。
有效监督和制约“一把手”的权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考生需深刻理解其核心在于“制度严密、运行透明、问责有力”三大要素。通过系统掌握制度构建、透明运行、监督问责的方法,不仅能提升考试应对能力,能为未来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唯有将各项机制落实到位,才能切实规范权力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